电话:19944859897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招考公告

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《吉林省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》的通知

来源: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:2025-07-17 作者:东北人才跨界精英网- 浏览量:
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
《吉林省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》的通知
吉政办发〔2025〕12号
各市(州)人民政府,长白山管委会,各县(市)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厅委办、各直属机构:
  《吉林省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》已经省政府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  
  2025年7月10日    
  (此件公开发布)
吉林省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
  为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》(中发〔2024〕18号)精神,提出如下政策举措。
  一、优化体制机制
  (一)完善促进就业工作机制。统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建立“管行业必须促进就业、管属地必须促进就业、管生产经营必须促进就业”工作体系,强化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夯实各地抓就业主体责任、各主管部门促就业工作责任。(责任单位: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、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市、县级政府,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市、县级政府落实,不再列出)
  (二)推动落实工作责任。构建市级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机制。将各市(州)城镇调查失业率涉及指标情况纳入全省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议题。将就业重要指标纳入对市(州)政府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体系。(责任单位: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委组织部)
  (三)开展监测统计分析。开展“四上”企业用工调查,按季度对全省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监测。建立全省企业用工监测制度,抽取不同类别、不同规模、有代表性的4000户企业,按季度进行动态监测。(责任单位:省统计局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)
  二、扩大城镇新增就业
  (四)强化岗位挖潜扩容。全年针对重点产业、新质生产力、消费新热点、生活服务等领域开发岗位18万个以上,通过“96885吉人在线”平台等归集发布。紧盯全省2101个5000万元以上(其中亿元以上1144个)重大项目建设,建立缺工快速响应、精准匹配机制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科技厅、省商务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畜牧局、省能源局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体育局、省交通运输厅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省水利厅、省委社工部、省民政厅、省总工会、省教育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团省委、省妇联、省残联、省工商联等部门)
  (五)落实助企惠民政策。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,将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%。实施稳岗返还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按照30%、中小微企业按照60%的比例予以返还。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照初级(五级)1000元、中级(四级)1500元和高级(三级)2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,急需紧缺职业(工种)补贴标准相应上浮30%。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给予补助。以上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财政厅等部门)
  (六)开展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。对登记失业人员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就业帮扶台账,根据需求推行“1314”(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荐、1项技能培训、4次招聘对接)精准帮扶机制。在同等条件下,重点解决脱贫家庭、零就业家庭、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民政厅、省残联等部门)
  三、推进高校毕业生留吉回吉
  (七)多角度拓展留吉渠道。开发挖掘政策性岗位6万个左右。具体包括:常规化招录招聘约2.3万个;缓就业慢就业渠道约3.7万个。其中,研究设立“校企合作助理”专项岗位,选派未就业毕业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。(责任单位:省委组织部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教育厅、团省委、省财政厅等部门)
  (八)开展域外引才活动。面向吉林籍在省外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开展“吉聚人才”“英才吉聚”主题招聘活动和“本硕博吉林行”活动,精准匹配就业岗位,促进其回吉来吉就业,助力实现全省人口规模总体稳定。支持加大人才公寓开发力度,对异地来吉求职高校毕业生,可提供最长不超过1年期的免费入住公寓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委组织部)
  (九)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灵活使用机制。允许市(州)、县(市)招聘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,可先下派到基层一线锻炼3年,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。加大边境岗位开发力度,编制资源要向边境县(市)倾斜。对基层岗位要降低招聘门槛,放宽专业、学历、年龄等限制条件。(责任单位:省委编办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)
  (十)鼓励省属国企承担社会责任。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,引导国有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、普惠康养、林下经济等,以产业布局优化带动市场化岗位开发,合理匹配薪酬待遇,更好地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。(责任单位:省国资委、省财政厅、省委宣传部)
  (十一)开展“一员一校”促就业工作。选派人社干部每人包保1所高校,为毕业生推送岗位,密集宣传就业政策、组织开展职业指导等服务,实现省内69所高校全覆盖。启动政策成效评估并进行优化升级,推进“十大行动”涉及补贴“应享尽享”,力争做到“免申即享”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教育厅)
  (十二)开展困难毕业生帮扶。精准统计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困难毕业生信息(包括生源地、高校、专业、就业意愿等),建立“一名工作人员对应一名毕业生”实名帮扶台账,7月底前为每名困难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推荐3个以上有效岗位。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,提供“1131”(至少1次政策宣介、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荐、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)就业服务,持续做好跟踪帮扶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教育厅)
  四、积极促进其他重点群体就业
  (十三)促进农民工就业。推动落实促进农民增收措施,完成年度转移农村劳动力270万人,劳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。10月下旬,启动“‘变冬闲为冬忙’促增收”行动,密集组织“暖冬招聘会”,挖掘发布文旅、家政、电商等行业工作时间弹性灵活的“家门口”暖冬岗位,帮助超过1.5万人次在冬天实现就业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)
  (十四)促进其他群体就业。构建生育友好型就业环境,探索“妈妈岗”就业模式,促进妇女在家政服务、手工制作、电子商务等领域就业。全年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至少150场,促进留吉人数超过4000人,对未就业退役军人“一人一策”精准服务,对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退役军人给予兜底保障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、省妇联等部门)
  (十五)促进困难群体就业。全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10万人,就业帮扶车间全省稳定在1200家左右。重点挖掘社区服务、保安保洁、装配库管、养老护理、健康照护及灵活就业等岗位,激发50岁以上大龄劳动者活力,年底前归集“适老化岗位”3万个。全年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人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残联等部门)
  五、强化对接匹配服务
  (十六)实施就业能力提升计划。围绕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产业领域的60个重点建设方向,用足用好普通高校、职业学校(含技工学校)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实训中心以及公共就业培训机构资源,通过技能培训、实操训练等方式,帮助相关就业人员提升职业技能,拓宽择业范围。(责任单位:省教育厅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)
  (十七)支持购买就业服务。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,制定并动态调整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事项目录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财政厅)
  (十八)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作用。相关业务部门要将更多市场调查、岗位归集、人才招聘等服务项目,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承接。建立机制,明确标准,对服务毕业生等群体在省内企业成功就业的机构,在就业创业项目申报上给予支持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财政厅)
  (十九)促进数字就业迭代升级。组织业务骨干到发达省份进行就业信息化学习,依托“吉林智慧人社”“96885吉人在线”等平台,建立全省企业用工信息及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,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就业公共服务平台。实行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服务模式,采用业务协同自动更新数据、工作人员上门摸排、宣传动员服务对象主动录入等方式,实现大数据智能就业匹配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)
  (二十)优化就业环境。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,整治黑中介、虚假信息,纠正就业歧视。加强就业教育引导,宣传在吉就业创业典型,营造良好氛围。(责任单位: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教育厅、省市场监管厅、省公安厅、省委宣传部、省委网信办)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13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长春才库招聘 吉ICP备13005098号-13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466号

地址:长春市高新区阳光硅谷大厦D座1107室 EMAIL:214401241@qq.com

ICP经营许可证:吉B2-20210352 人力资源证: (吉)人服证字【2015】第0113000213

Powered by PHPYun.

关注

用微信扫一扫

反馈
顶部